Post

谈思想第二

这篇文章主要谈谈古希腊和中国的思想。

古希腊地处爱琴海周围,它的领土是由很多零碎的小岛组成的,也有欧洲大陆的一条细长的海岸线。希腊地形以山地为主,四分之三为山地,沿海有低地平原。奥林匹斯山是希腊最高峰,海拔2917米;最低点在海平面。

希腊的地理环境,特别是环海,多山,多岛屿的特性,不利于大规模的农业生产和中央集权的统一政权形成。相反,这种环境促进了城邦制度的发展,形成了数百个独立的城邦国家,贵族和国王的权力无法像统一政权那么大,为民主制度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。从经济角度来看,雅典社会经济的繁荣与工商业的活跃,使城邦倾向于建立民主形式的国家制度。此外,社会平民阶层与贵族的斗争促成了雅典民主政治走向成熟。

以上这段改编自两年前的一道一模题的答案。解释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原因。而这样的民主正是也就催生了古希腊的思想繁荣。至于为什么会形成对于理性的重视,我认为也一定程度上和他们的生活有关。

第一,由于城邦制度,古希腊的先贤们并不是很热衷于讨论政事。因此,他们的关注点不在国家的事。但人总是要思考的。于是他们把目光转向了自然和精神。

第二,由于生产力水平和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,原始的宗教已经不能使他们信服了。他们便开始质疑原来的宗教对自然的解释,培养了他们的善于思辨的品质。原始的宗教很多都在解释自然的运行规律,而打破它,自然就要重新建立一套解释自然的方法,于是为理性的发展提供基础。这一点我不确定对不对。

第三,相比起农业来说,工商业更需要清晰的思路。并且,工商业当中涉及到的数学推算和理论推理都比农业要多。这一点可能使得古希腊人在思维惯性这一方面会有优势。这一点我也不确定。

再来谈中国。中国除了个别岛屿外,都是连在一起的整体,所以各地的人们交流密切。中国地大物博,适宜农业生产,因此我们的经济形态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。

春秋战国时期,出现了百家争鸣,其原因可能是:

一,生产力水平的提高,使得人们不再需要一直想着如何填饱肚子,便有时间来思考这些问题了。

二,思想解放带来思想繁荣。没有大一统国家统一思想,当时也没有说哪家思想就是对的,哪家是错的,思想还处于萌发时期。因此,这一时期有足够的提出思想的自由。

三,诸侯纷争,正是最需要人们思考社会、国家等相关问题的时候。关于如何治国平天下的问题常是各个学派争论的焦点。

以上三点是层层递进的关系。

关于为什么中国的思想注重实际,我想有这几点:

第一,农业生产就是一门实际的学问。还有一点就是农业这个东西是很难进行理论推算的,它基本上都要靠经验来完成。所以说中国的思想在农业的影响下就形成了注重实际经验的特点。

第二,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特殊形式,当时主要的思考内容,就是如何治理国家等国家方面的事。这些都是很实际的事。在此之后,经过了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等之后,思想也逐渐被固定下来,而春秋哲人思想中带有的这种注重实际也被固定了下来。

综上所述,古希腊与中国的思想发展,均深深植根于各自独特的社会生活当中。两者虽路径不同,却同样辉煌,共同丰富了人类的智慧宝库。这些古老的思想,跨越时空,至今仍对现代世界产生深远影响,激发着后人不断探索真理、追求理想社会的构建。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,回顾这两种伟大文明的智慧结晶,不仅能增进我们对多元文化理解的深度,还能启发我们在面对新时代挑战时,如何融合传统智慧与现代理念,开拓创新,继续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。

This post is licensed under CC BY-NC-ND 4.0 by the author.